南港茶區是臺灣包種茶的故鄉!
據載早在清光緒十一年(l885年),福建安溪王水錦、魏靜時二氏來台,至臺北川七星郡 大內樟腦寮(今臺北市南港區大坑一帶);見當地氣溫、雨量、土質等相當適合茶樹的生長,於是引進茶樹開始在該處種植,使南港成為臺灣包種茶的發源地。
南港的觀光茶園主要分布於舊莊街二段,南深路低海拔山坡地亦有零散種值。當地海拔約為200至300公尺,土壤富含岩礫,全年雨量適中,是理想的種茶環境,遊客至此除了可遊覽茶園和品茗外,在產茶的季節並可參觀採茶和製茶的過程。
殺菁是在新鮮的茶菁經過日光萎凋、室內萎凋、浪菁、靜置發酵後的重要工序,主要為了在茶菁發酵達到最佳風味時,利用高溫翻炒停止茶菁的萎凋和發酵。 殺菁可分為炒菁和蒸菁,台灣茶多使用炒菁,蒸菁則常見於大陸地區部份茶葉製造工序及日本地區的綠茶、抹茶製作。 傳統的炒菁是將茶菁放在熱鍋上炒熟,...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