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此網誌

2020年10月20日 星期二

台灣好茶 - 阿里山金萱

 台茶12號,別名金萱、27仔,由台灣茶葉改良場於1981年培育出的茶樹品種。試驗代號- 2027,父系為「硬枝紅心」+母系為「台農8號」之雜交後育種而成,茶業改良場成功育種的排列順序第12號。適製「包種茶」、「烏龍茶」、「紅茶」等,屬中生種。金萱的採收量比青心大冇和青心烏龍高20%~50% 。

樹型橫張型,葉型橢圓形,葉子肥厚、鮮嫩,茶葉色澤翠綠富光澤,芽綠中帶紫、茸毛,芽密度高,高量產,採摘期長,抗枝枯病。
台灣青茶(或稱烏龍茶)有4大名茶:青心烏龍、金萱、翠玉、四季春,以全國栽種面積最廣、最受歡迎而齊名。其中,「金萱」、「翠玉」都由吳振鐸主導台灣茶葉改良場,育種改良發明而成,他選擇以祖母、母親的名字命名,以示孝心,也因而為新品系茶葉添加人文氣息,推出後大受歡迎。
吳振鐸是茶葉改良場首任場長,連續任職37年,畢生發表百餘篇台灣茶葉論文,也是中華民國茶藝協會首任理事長。位於桃園縣楊梅鎮的茶葉改良場,特地設置「振鐸館」,保留他的辦公室、品茶室做為紀念。
資料來源:台灣茶葉改良場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製茶工序 - 殺菁

殺菁是在新鮮的茶菁經過日光萎凋、室內萎凋、浪菁、靜置發酵後的重要工序,主要為了在茶菁發酵達到最佳風味時,利用高溫翻炒停止茶菁的萎凋和發酵。 殺菁可分為炒菁和蒸菁,台灣茶多使用炒菁,蒸菁則常見於大陸地區部份茶葉製造工序及日本地區的綠茶、抹茶製作。 傳統的炒菁是將茶菁放在熱鍋上炒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