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此網誌

2020年10月21日 星期三

製茶工序 - 殺菁

殺菁是在新鮮的茶菁經過日光萎凋、室內萎凋、浪菁、靜置發酵後的重要工序,主要為了在茶菁發酵達到最佳風味時,利用高溫翻炒停止茶菁的萎凋和發酵。

殺菁可分為炒菁和蒸菁,台灣茶多使用炒菁,蒸菁則常見於大陸地區部份茶葉製造工序及日本地區的綠茶、抹茶製作。
傳統的炒菁是將茶菁放在熱鍋上炒熟,炒菁的溫度要高,茶葉的香氣才會充分散發,為了使茶葉不至於炒焦,需要以雙手不停的翻動茶菁,亦有茶農以自製竹片代替雙手翻炒以免雙手燙傷,近年茶葉生產大都已轉型以機械加熱釜大量翻炒,手工炒菁僅見於小量自製私房茶時使用。






2020年10月20日 星期二

台灣好茶 - 阿里山金萱

 台茶12號,別名金萱、27仔,由台灣茶葉改良場於1981年培育出的茶樹品種。試驗代號- 2027,父系為「硬枝紅心」+母系為「台農8號」之雜交後育種而成,茶業改良場成功育種的排列順序第12號。適製「包種茶」、「烏龍茶」、「紅茶」等,屬中生種。金萱的採收量比青心大冇和青心烏龍高20%~50% 。

樹型橫張型,葉型橢圓形,葉子肥厚、鮮嫩,茶葉色澤翠綠富光澤,芽綠中帶紫、茸毛,芽密度高,高量產,採摘期長,抗枝枯病。
台灣青茶(或稱烏龍茶)有4大名茶:青心烏龍、金萱、翠玉、四季春,以全國栽種面積最廣、最受歡迎而齊名。其中,「金萱」、「翠玉」都由吳振鐸主導台灣茶葉改良場,育種改良發明而成,他選擇以祖母、母親的名字命名,以示孝心,也因而為新品系茶葉添加人文氣息,推出後大受歡迎。
吳振鐸是茶葉改良場首任場長,連續任職37年,畢生發表百餘篇台灣茶葉論文,也是中華民國茶藝協會首任理事長。位於桃園縣楊梅鎮的茶葉改良場,特地設置「振鐸館」,保留他的辦公室、品茶室做為紀念。
資料來源:台灣茶葉改良場





2020年10月15日 星期四

茶鄉茶香 - 南投竹山軟鞍茶區(八卦茶園)

南投縣竹山鎮軟鞍茶區海拔約1100公尺到1300公尺之間,因為高度高、氣候合適,這裡成為南投最好的高山茶茶區之一,茶園座落在原始森林與孟宗竹林之間,所孕育出來的茶葉格外清新甘甜。

軟鞍茶區(八卦茶園)特殊的地理環境, 搭配柔和的線條與渾然自成 的美景,終年雲霧繚繞,如夢似幻。恬靜的山林風光、阡陌交錯的風景,是一個融合自然、人文與產業特色的熱門景點。












2020年10月6日 星期二

台灣好茶 - 紅玉白茶

 

白茶是指一種採摘後,不經過殺青或揉捻,只經過日曬或文火乾燥後所製成的茶葉。
白茶是公認的養生效果最好的茶,古人云白茶:一年茶,三年藥,十年是珍寶。
因白茶製造條件與品質要求相當嚴格,僅在特定季節利用晨曦薄霧中採摘一芯一葉或一芯兩葉嫩芽做為材料,故產量受限成本較其他茶葉為高。
原茶種為台灣茶業改良場以台灣山茶與緬甸大葉種Burma選育,歷經五十餘年育種試驗,所選育適作紅茶之優良品種。茶湯水色艷紅上層戴著黃金環,散發出淡淡之薄荷加肉桂香,滋味醇厚。夏茶具收斂性,茶湯入口後,會有些微澀的感覺,但會逐漸化開而迴甘,且會持續一段時間。此乃茶多酚含量高,經全發酵後,轉化成茶黃質及茶紅質,有豐富內涵之呈現。此種迷人之香氣及滋味,即源自於原生種台灣山茶,曾被紅茶專家讚譽為「台灣紅」「台灣香」,足可代表台灣紅茶與眾多世界知名紅茶爭鋒,是極為獨特之品種。





台灣好茶 - 日月潭阿薩姆紅茶


1936年,日本人在魚池鄉日月潭畔之貓囒山設立「魚池紅茶試驗支所」,並自印度引進阿薩姆茶種,發展紅茶產業 ,日月潭阿薩姆紅茶曾在倫敦拍賣會中名列頂級,也是日本天皇的御用珍品,民國四十年至六十年間,更是台灣農產品外銷主力。日月潭阿薩姆紅茶茶湯水色深紅,滋味濃郁甘醇帶有天然的麥芽香;除單獨飲用外,亦適合加入鮮奶調製成奶茶,茶湯轉成琥珀色,茶香中伴隨著奶香,「色」「香」「味」俱佳,且冷、熱飲用各有不同之風味。





茶鄉茶香 - 南港茶區

 

南港茶區是臺灣包種茶的故鄉!
據載早在清光緒十一年(l885年),福建安溪王水錦、魏靜時二氏來台,至臺北川七星郡 大內樟腦寮(今臺北市南港區大坑一帶);見當地氣溫、雨量、土質等相當適合茶樹的生長,於是引進茶樹開始在該處種植,使南港成為臺灣包種茶的發源地。
南港的觀光茶園主要分布於舊莊街二段,南深路低海拔山坡地亦有零散種值。當地海拔約為200至300公尺,土壤富含岩礫,全年雨量適中,是理想的種茶環境,遊客至此除了可遊覽茶園和品茗外,在產茶的季節並可參觀採茶和製茶的過程






茶禪一味 - 一字至七字詩 · 茶

一字至七字詩 · 茶 唐 元稹

香葉,嫩芽,
慕詩客,愛僧家。
碾雕白玉,羅織紅紗。
銚煎黃蕊色,碗轉曲塵花。
夜後邀陪明月,晨前命對朝霞。
洗盡古今人不倦,將至醉後豈堪誇。

手工製茶 - 圖片拍攝於 “ 天山八卦寮 ”



台灣好茶 - 紅玉紅茶

紅玉紅茶是台灣茶業改良場以台灣山茶與緬甸大葉種Burma選育,歷經五十餘年育種試驗,所選育適作紅茶之優良品種。紅玉紅茶茶湯水色艷紅上層戴著黃金環,散發出淡淡之薄荷加肉桂香,滋味醇厚。夏茶具收斂性,茶湯入口後,會有些微澀的感覺,但會逐漸化開而迴甘,且會持續一段時間。此乃茶多酚含量高,經全發酵後,轉化成茶黃質及茶紅質,有豐富內涵之呈現。此種迷人之香氣及滋味,即源自於原生種台灣山茶,曾被紅茶專家讚譽為「台灣紅」「台灣香」,足可代表台灣紅茶與眾多世界知名紅茶爭鋒,是極為獨特之品種。






茶禪一味 - 七碗茶歌

七碗茶歌 唐 盧仝

日高丈五睡正濃, 軍將打門驚周公。
口云諫議送書信, 白絹斜封三道印。
開緘宛見諫議面, 手閱月團三百片。
聞道新年入山裡, 蟄蟲驚動春風起。
天子須嘗陽羨茶, 百草不敢先開花。
仁風暗結珠琲瓃, 先春抽出黃金芽。
摘鮮焙芳旋封裹, 至精至好且不奢。
至尊之餘合王公, 何事便到山人家。
柴門反關無俗客, 紗帽籠頭自煎吃。
碧雲引風吹不斷, 白花浮光凝碗面。
一碗喉吻潤, 兩碗破孤悶。
三碗搜枯腸, 唯有文字五千卷。
四碗發輕汗, 平生不平事, 盡向毛孔散。
五碗肌骨清, 六碗通仙靈。
七碗吃不得也, 唯覺兩腋習習清風生。
蓬萊山,在何處? 玉川子,乘此清風欲歸去。
山上群仙司下土, 地位清高隔風雨。
安得知百萬億蒼生命, 墮在巔崖受辛苦!
便為諫議問蒼生, 到頭還得蘇息否?

圖片 - 雲林林內鄉坪頂茶區




台灣好茶 - 紅韻紅茶

紅韻紅茶是台灣茶業改良場以祈門茶種與印度大葉種Kyang選育而來,2008年正式命名紅韻。茶湯金紅明亮,香氣既纖細精緻又洋溢著柚花蜜香、熟果香;口感醇美,令人齒頰留香綿綿不絕。



茶鄉茶香 - 玉蘭茶區

 玉蘭茶區位於宜蘭縣大同鄉太平山下,村內擁有廣大的山坡地,是宜蘭地區最重要的包種茶產地,此地茶種以“青心烏龍”和“青心大冇”最為有名。

玉蘭茶園水質清瑩似玉,所產包種茶都極富盛名,沿省道進入玉蘭,視野開闊,風景呈現井然有序的茶園風光。







台灣好茶 - 紫芽山茶

紫芽山茶是台灣山茶樹種,原生長在台灣水沙連(今日月潭地區)山林野處;經千百年而能安然度過自然災害之挑戰,靠自己的力量紮根、抽芽、拙壯;在大自然的定律下汰弱留強,每一片茶葉都飽含大地的能量,自有其特殊之基因;茶湯金黃帶紅,散發林野芬芳氣息及淡淡之清香柔美氣息,滋味甘醇溫厚、喉韻甜潤,但因產量稀少,自是紅茶中之上品。



茶鄉茶香 - 坪林茶區

 

坪林的文山包種茶的產區將近1,000公頃,全鄉百分之八十是茶農。所產茶葉外觀翠綠條索緊結,茶湯呈金黃鮮艷悅目,香氣淡雅撲鼻,滋味溫和清揚而甘潤,入口生津,喉韻無窮。
良好的天然環境、勤奮的茶農和清朝以來優秀的製茶技術,三者是生產好茶的重要原動力,坪林擁有「茶鄉」美譽,非浪得虛名,產出的茶葉品質與水準不但深獲大家的喜愛,更普遍受到行家之肯定。







台灣好茶 - 紅韻白茶

 紅韻白茶

白茶是指一種採摘後,不經過殺青或揉捻,只經過日曬或文火乾燥後所製成的茶葉。
白茶是公認的養生效果最好的茶,古人云白茶:一年茶,三年藥,十年是珍寶。
因白茶製造條件與品質要求相當嚴格,僅在特定季節利用晨曦薄霧中採摘一芯一葉或一芯二葉嫩芽做為材料,故產量受限成本較其他茶葉為高。
原茶種由台灣茶業改良場以祈門茶種與印度大葉種Kyang選育而來,2008年正式命名紅韻。茶湯金紅明亮,香氣既纖細精緻又洋溢著柚花蜜香、熟果香;口感醇美,令人齒頰留香綿綿不絕。



製茶工序 - 殺菁

殺菁是在新鮮的茶菁經過日光萎凋、室內萎凋、浪菁、靜置發酵後的重要工序,主要為了在茶菁發酵達到最佳風味時,利用高溫翻炒停止茶菁的萎凋和發酵。 殺菁可分為炒菁和蒸菁,台灣茶多使用炒菁,蒸菁則常見於大陸地區部份茶葉製造工序及日本地區的綠茶、抹茶製作。 傳統的炒菁是將茶菁放在熱鍋上炒熟,...